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[原创]怀念母亲

  • 天边的蝴蝶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3397
  • 回复:17
  • 发表于:2013/1/20 23:15:18
  • 来自:辽宁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显示全部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凌源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怀 念 母 亲

    今天是中国的丧葬习俗头七,清晨开始,天空由明变暗,风夹杂着尘土刮起,雪从空中飘落下来。仰望天空,我的心似乎被冻僵了。迎着风和雪,走向母亲的墓地,放下手中袋子,折了一块树枝,在地上围着坟划一圆圈,石桌上摆上水果、点心、酒及鲜花,双膝跪地,情不自禁发出心底沉闷的哀号。纸钱燃起,往事自然回忆,母亲音容笑貌,历历在目,其临言教诲,犹言在耳,难以忘怀。今日挥泪,纪念和缅怀平凡而伟大的母亲。

    母亲叫黄秀珍,生于1925年正月初三,祖籍是凌源市东五里堡人。因肺部感染突发,医治无效。不幸于2013 1 1日下午118分在医院病逝,享年89岁。

    母亲小时候出身贫寒,刚满十岁那年,其父病逝,生活无依无靠,十八岁结婚出嫁,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度日,为了家庭生活,她含辛茹苦,不知付出了多少辛酸,经历了多少苦难。
     凌源解放后,在街道居委会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,她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来。在开展的扫盲、大炼钢铁、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,她积极参加。1958年,在任街道居委会小组长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中,走家串户,宣传上级精神,提高群众觉悟,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,获得上级好评。


    她一辈子吃苦在前,勤俭持家。在60年代自然灾害期间,当时家里孩子多,收入低,都靠野菜和粮糠度日。但她每次都自己少吃,多留一些饭菜分给孩子们,几次被饿晕倒地。在那个年代,为了填饱肚子,她把领来的细粮换成粗粮,拿豆油换成大豆,接济生活。为了儿女们的穿戴,她常常点着煤油灯连夜缝补。大孩子衣服穿着小了,小孩子接着穿。穿坏的衣服实在无法缝补,就留着做布鞋。一个被缝补了二十八块补丁的书包在凌源师范学校进行了展览,教育后人。

   1968年至1987年母亲在街道集体被服厂做工,为了赶进度,天天把活拿到家里,为了凌源电影院及时看上电影,干了整整一个通宵赶制悬挂的黑布窗帘,受到领导的表扬。



   她胸怀宽广,教子有方。她生育了我们四男三女七个孩子。每个孩子结婚,她对姑爷像对自己亲儿子一样关心和爱护,对儿媳像对自己亲闺女一样体贴入微,所以,这个七口之家的大家庭三十多口人像众星捧月,紧紧围绕着她转,大家团结和睦。儿女们的孝敬,无微不置的关怀,使母亲能享受天伦之乐,健康长寿。她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好好工作,做好事、做好人,子女们在她的影响下,分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,努力工作,业绩突出。

   有人说,母亲是永恒的,就像天上一颗永远不落的繁星;她是一缕阳光,即便在寒冬也能感受到如春的温暖;她是一泓清泉,能洗涤灵魂上的污垢;她是天赐的无价之宝。 

   母亲是伟大的,她没有更多的的丰功伟绩,没有留下更多的财富,而是留下了勤劳、朴实、善良的精神品格,她的一生,塑造了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女性,是所有千千万万母亲中一位平凡的代表。



   母亲虽然离我们永别了,但她音容宛在,懿德长存。她的精神将激励我们,努力工作,报效祖国。 

    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,辛劳的一生,奉献的一生,在这个静谧之夜,我以泰戈尔的一句诗为母亲送行:

   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母亲在天有灵,一定能够感知我们的敬仰和怀念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3年1月20 日夜

      


  
  • 学会转身
  • 发表于:2013/11/16 10:01:02
  • 来自:辽宁
  1. 16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显示全部
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怀念的人……
学会转身,在泪流前离开……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